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水质管理,以免因为青苔、水藻、有害菌等的影响造成养殖失败。那么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是什么呢?浓缩小球藻公司介绍主要是以下几点:
1、水温:正常水温在18-35度,但是25-32度才是比较适宜水产生长的温度。
2、溶氧:在一天24小时中,养殖场水中的溶氧含量不得低于2mg/L,而且必须要保证在夜间时,有8个小时的时间,溶氧的含量需大于4mg/L,而在8-14小时以内,溶氧的含量需不低于5mg/L。
3、PH值:在进行水产养殖中,大部分的淡水生物,适宜在PH值为6.5-9.0的水中生活,若是有条件,可将水产物养在PH值范围为7.5-8.5的弱碱性的水中。
4、氨氮:在正常情况下,养殖场水体氨氮的含量应小于0.2mg/L。
5、亚硝酸盐:养殖场里的水,它的含有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应小于0.01mg/L。
6、硫化氢:而水体中硫化氢的含量应小于0.2mg/L。
7、总碱度:为了满足大部分水产物的需求,水中应含有总碱度的范围为75-200mg/L。
8、总硬度:在一般情况下,水体的硬度不应小于50-150mg/L。
9、弧菌:弧菌的数量也非常的重要,通常情况下,它在水体中的含量不能大于105cfu/ml
水产养殖一般水质测溶解氧、盐度、CO2、氨氮等数据。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里,溶解氧可谓是比较重要的指标。短时间内溶氧就可以过山车似的从高溶氧掉到致命的低浓度,除了溶氧还没有哪一个水质参数可以短时间内把鱼搞死的。
因此,连续的不间断的溶氧监测非常关键,除此之外,建议有紧急增氧设备以及应急备用电源,以确保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应付的来。
盐度很重要,一般的渔场水体盐度都是恒定的。当然某些渔场在育苗和养殖时的盐度会有所不同,盐度的测定就显必要了。常用的恐怕是比重计,由比重推算出盐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