氨氮(NH3)的来源
养殖鱼虾的排泄物、残饵、浮游生物残骸等有机污物分解后产生的氮大部分以氨的形式存在。
投入的肥料,当水体缺氧时,硝酸盐、亚硝酸盐等还原生成氨。
鱼虾的鳃和水体浮游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存在旺盛的泌氨作用,是水中氨的又一来源。养殖密度加大,泌氨作用也大幅度提高。
分子氨浓度对鱼虾的影响:
分子氨浓度于低≤0.02mg/L时,不会影响鱼虾的生长、繁殖。
分子氨浓度介于0.02~0.2mg/L时,虽浓度轻度偏高,但仍在鱼虾可忍受的安全范围内。一般不会导致鱼虾发病,对养殖鱼虾的生长影响不大。
分子氨浓度介于0.2~ 0.6mg/L时,对鱼虾有轻度毒性,易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感染,导致发病。
分子氨浓度≥0.6mg/L时,对鱼虾的毒性较大,在高温及高密度养殖条件下,易导致鱼虾中毒、发病,甚至大批死亡。
PH值、温度对分子氨浓度的影响
分子氨NH3和离子氨NH4+的总和称为总氨,二者在水中可以互相转化,其数量和比例主要取决于水体的PH值和温度。PH值越小,水温越低,分子氨NH3的比例也越小,毒性越低。PH值<7时总氨几乎都是以铵离子(NH4+)的形式存在。PH值越大,水温越高,分子氨(NH3)比例越大,毒性也越大。
水体中氨浓度的控制
放养模式科学合理,放养合适的品种、规格和密度,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。
选择饲料和肥料(如生物发酵饲料和生物肥)配合有益菌和有益藻同时使用。
定期投放藻种小球藻、硅藻等,可迅速吸收转化。
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菌,可迅速降解转化。
高温季节,定期排污换水,或开动增氧机,搅动水体,上层水与下层水混合,加速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分解转化。
下面小球藻厂家——武汉丰甜生物公司给大家提供下我公司的降解氨氮(NH3)方案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