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我国微生态制剂虽在水产养殖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但存在的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,要想水产微生态制剂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,小球藻厂家应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变得十分关键。
安全性
许多微生态制剂源于环保制剂,当应用于水产养殖时,应注意菌株的特异性,考虑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,如假单胞菌中的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鱼类就是病原菌。目前,除光合细菌外,其他的微生态制剂尚无国家统一的产品标准。国内生产厂家众多,产品难免鱼龙混杂,所选的菌种应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严格的驯化,防止对渔业生产和人的健康造成损害。因此,应选择那些有研发实力,技术成熟的生产厂家的产品,确保产品的安全性。
时效性
1、注意微生态制剂的质量,使用微生态制剂时,一定要注意菌体的数量和活力,一般要求每毫升含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,且活力要强。试验表明,随着微生态制剂保存期的延长,活菌数量逐渐减少,其作用效果明显降低。所以除应注意妥善储存外,还应尽早使用,制剂的颜色和气味发生明显变化,则可能意味着菌体已开始死亡腐败,尽量不要再使用。
2、除了注意保持原有产品中菌体活性外,还可采取适当的活化措施提高菌体的活性,增强使用效果。 使用粉剂时,尽量用池塘水浸泡30分钟左右,再泼洒;芽孢杆菌在保存期间以芽孢的形式存在,可通过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活化,增殖,然后泼洒;光合细菌可用沸石粉吸附后再进行泼洒;使用EM菌时尽量按1∶1的比例加入糖蜜红糖水,搅拌均匀后放置半小时左右,促进菌体活化。
3、把握好的使用时期,由于微生物制剂起效具有滞后性,要挥发微生态制剂的治本防治作用,就必须提前使用。尤其是在幼苗开食,食性转换,季节变化,鱼病高发等关键时期,提前使用微生态制剂,才能够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。
4、掌握准确的使用周期,微生态制剂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或者水体环境中,有益菌的数量具有先增后降的生长周期,其长短与菌群种类,密度,水体肥瘦,有害菌的数量等密切相关,一般为20-30天。所以在应用中应参考水体的透明度以及水质化学指标,及时调整